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請您參照我們最新版的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按 這裏。
國小
DATE2024-12-03
高年級-快樂平安行-兒童特性與步行危險
課程設計介紹
<兒童特性與步行危險> 是以「兒童交通事故概況與行為特性的關聯」為核心,並透過討論與發表,了解因兒童特性及外在環境(天氣、能見度、道路狀況、通行空間)造成的用路危險為學習目標。
教案流程

活動一:事故經驗說一說 (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上下學或外出步行時,是否有發生或看過事故的經驗。

活動二:兒童行人事故原因探究 (30分鐘)
教師展示「104-108年兒童及少年交通事故類型」數據表,引導學生思考最常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其發生原因,並從中學習如何避免事故發生。

活動三:總結與歸納 (5分鐘)
教師依據「104-108年兒童及少年交通事故類型」數據表,歸納兒童特性與交通事故的關聯性,並從中提醒學生穿越道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不任意衝出於道路,並確認車輛行經方向。
教師建議與回饋
-
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民小學 林老師
感謝靖娟基金會提供這麼好的交通安全教學模組與教材資源,跟著模組走,減輕備課上的壓力。學生們在課堂中反覆的追問下更深入思考行走在道路上的危險因子。 -
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民小學 詹老師
- 模組中提供了事故數據圖,呈現出真實兒童行人事故原因能讓學生透過文本閱讀、情境討論與發表及問題解決,在行為上擁有道路危險的意識及謹慎的用路態度。
- 教案中,讓學生關注到高年級學生在「穿越道路中」死傷人數率遠高於中低年級,以及歸納事故關聯都引起學生對於「交通安全授課」備感興趣。
- 教案多半藉教師引導學童發表的流程進行,讓班上每位同學都能充分發表,讓學生從自己能獨立思考出發,看到他人多元的觀點。
交流回饋區
教師運用教案教學後,請點選表單給予教學回饋,以利我們未來編製更好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