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區

國小
DATE2024-12-03
SHARE
Facebook
Line
Copy

--

課程設計介紹

<停在安全的地方>是以『內輪差知識及行人「停」的安全位置』為核心,並能表達車輛特性(內輪差)的知識,提出行人避免潛藏危險的方法為學習目標。

教案流程 


活動一:路口處有危險 (5分鐘)

教師講述交通安全情境故事,引導學生思考車輛行經路口轉彎處時可能發生的交通危險問題。

活動二:認識內輪差 (27分鐘)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內輪差實驗操作課程,搭配影片內容去了解內輪差、視線死角知識及可能帶來的危險,讓學生從中了解車輛轉彎時,車輛內側的前、後軌跡不同,行人應站在人行道邊緣往內側退三大步之範圍與轉彎車輛保持安全距離,避免危險發生。

活動三:回顧與統整(8分鐘)

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內輪差的知識重點及避免危險方式,讓學生從中了解行人於路口轉彎等待時的安全區域範圍。

教師建議與回饋

  •  

    南投縣信義鄉隆華國民小學 林老師

    1. 課程內容十分豐富,提供許多影片教材給學生實地觀看,適合帶孩子一起重視交通安全。不只中年級可以使用,低年級以及高年級都適用。
    2. 很不錯的一套模組,小朋友能夠建立交通安全的觀念。
  •  

    新北市板橋區重慶國民小學 蕭老師

    1. 「認識內輪差」實作課程時,可能因為玩具汽車選擇的關係,圖畫紙上呈現出來的內輪差不明顯,不過利用影片做補充說明,學生也更加清楚內輪差知識。
    2. 透過新聞真實情境影片,更能引起學生共鳴。
    3. 按照原本設計的教學模組進行教學,課程設計循序漸進,透過不同活動的進行,學生更深入學習作為一個用路人該有的知識,多元的活動設計,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動機,增長許多交通安全知識。
  •  

    桃園市大溪區中興國民小學 曾老師

    1. 建議此課程中,模擬大型車內輪差的實際操作,可增加一個大型車與一般車型的教具各一,讓教師在課堂中更能具體呈現,大型車內輪差的危險性。
    2. 中年級學生對於「認識內輪差」實作課程反應熱烈,並分享平時電視新聞上看到的相關事故意外報導,以及自身所見所聞。
    3. 透過操作模擬教具,畫出內輪差範圍,更加深學生印象。此課程模組不只是增加了學生對於交通安全的認知,還澄清了許多以往學生的迷思觀念。

交流回饋區

教師運用教案教學後,請點選表單給予教學回饋,以利我們未來編製更好的教學資源。
TOP Go Top

偵測到您已關閉Cookie,為提供最佳體驗,建議您使用Cookie瀏覽本網站以便使用本站各項功能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請您參照我們最新版的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按 這裏